工程项目能否进行询价呢?
在工程项目里,倘若使用的资金源于财政,且项目金额偏小,那么可以斟酌采用询价的方式来开展采购工作。不过,要是资金同样来自财政,但项目金额偏大的话,就不适宜运用询价方式采购了,而是应当遵循正式的采购程序来操作。
确实是可以进行询价的。当工程预算处于 3 万元以下时,项目能够现场确定施工方,后续再由镇政府会议进行补充研究。而工程预算在 3 万元以上、50 万元以下的项目,就需要针对施工展开询价、比价,依据各施工方提供的报价单来选定合适的施工方。要是工程预算达到 50 万元(含 50 万)及以上,那就得通过公开招投标的方式来确定施工方了。所以,40 万元的工程项目是能够直接通过询价来确定施工方的。并且,询价工作在整个投标程序里属于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同样可以进行询价。对于 150 万的工程项目而言,虽然需要进行正式招标,在正式招标过程中要历经发布公告、开展资格预审、编制投标文件、组织评标等诸多环节,以此保障公平竞争以及过程的透明度。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三十二条规定的询价方式适用情形来看,询价方式算得上是最为简单、便捷的采购方式了。所以,150 万的工程既可以招标也能够进行询价。
另外,要是招标流程无法契合用户的紧急需求,出现时间比较紧迫的情况,那么询价采购就会成为一个可行的选择。对于那些没办法提前精准估算出总价格的项目,询价采购也提供了一种灵活应变的解决方案。【法律依据】《建筑法》第二十五条明确规定,发包单位不得强制指定承包单位采购工程所需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或设备,也不得指定特定的生产厂家或供应商。
招标和询价存在哪些区别呢?
法律层面分析:询价文件与招标文件有着明显区别。首先,二者的成交方式不一样,询价通常要求以最低价成交,一般不会设定评分相关内容;其次,主体有所不同,公开招标的主体是招标人与投标人,而询价采购的主体是采购人与供应商;再者,公开招标的最终目的在于投标与中标,而询价采购的最终目的则是报价与成交。而且招标之后还需要进行评标等后续工作。
从成交方式来看:询价往往追求以最低价达成交易,基本不涉及评分环节;而招标则是要通过严谨的评标过程,从众多投标者当中挑选出最符合条件的那一方。从主体角度来讲,公开招标涉及的是招标人和投标人之间的关联;询价采购涉及的则是采购人与供应商之间的互动。从目的方面来说,公开招标的目的是选出中标者,询价采购的目的是获取报价并促成交易。
在程序复杂度方面:招标涵盖了多个环节,像资格审查、技术评审、商务评审等等,程序相对复杂;而询价通常仅仅涉及报价这一个环节,整体流程更为简化。从目的和称谓角度区分,招标的目的是确定中标人,涉及的称谓是招标人和投标人;询价的目的是明确成交价格,涉及的称谓是采购人和供应商。
法律层面的流程差异:询价采购流程较为简洁,通常没有特定的固定形式,往往只需要一张报价表就行,合同条款也可能相对简化。而招标有着明确的流程,分为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还会涉及发放招标文件等一系列步骤。在适用条件方面,询价采购更适用于技术规格统一、货源充足、价格稳定的产品。
建设工程三方询价是在预审前进行吗?
答案是肯定的。建设工程三方询价指的是建设单位委托第三方向投标方进行询价,其询价结果是建设方开展预审工作的重要依据,所以建设工程三方询价是在预审之前开展的。
确实是在预审前。工程三方询采购流程依次为:先是收集相关信息,接着进行询价、比价,然后开展议价、评估,之后才进入预审环节,再往后还有订购、确认交期、进度验收、对账、付款等步骤。
三方询价公司并非必须是入围企业。要知道,三方询价属于一种由第三方专业机构负责为企业提供采购咨询服务的方式,其核心目的是确保采购过程能够做到公正、透明以及高效。而入围企业是在采购项目前经过评审,被确定具备参与竞标资格的企业,二者概念不同。
询价是对 3 家以上的供应商所提供的报价进行比较,凭借这种方式来确保价格具备竞争性,因其简便、快捷、效率高的特点,被采购人广泛采用。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建设方、监理方、施工方三家单位一同去其他省份对所需材料进行询价的相关情况如何呢?
这种情况下,一般是由施工单位先行支付相关费用,等到结算时再收回。既然是三方一同去询价,估计材料的量比较大或者价格比较高,相应的费用完全可以计入该材料的成本当中,同时要请建设方、监理方对材料单价进行确认,毕竟建设方和监理方参与询价的人员都是比较了解情况的。
关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三方在专案工程中的关系及各自职责,具体如下:
建设单位与监理单位:二者属于合同关系,地位是平等的。至于职责方面,要参照合同相关条款的约定,建设方主要职责是为工程开展提供便利条件,监理方主要职责是受托完成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
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同样是合同关系,地位平等,职责也要依据合同相关条款的约定来确定。
参建单位指的是参与某项工程项目建设,并对该工程项目承担特定法律责任的所有单位,通常包含建设方、设计方、监理方、施工方等。各参建单位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扮演着不同角色,也承担着相应的义务及责任。其中,建设单位是建设工程的投资人,也被称作 “业主”。
按照分类来看,工程资料分为前期资料,也就是立项、规划、征地、设计等阶段产生的资料;还有建筑过程资料,即实施期资料,涵盖了建设方、施工方、监理方等多个单位在整个建筑过程中的资料反映,这个阶段的资料主要由施工方来完成,其他各方予以协调配合。
在进行五方验收时,五方验收表的盖章顺序通常是:施工方、地勘方、设计方、监理方、建设方。开展五方验收前,首先要准备一系列材料,比如地勘报告、勘查记录以及会议签到表等。施工方需要派遣总监理工程师和单位项目负责人参与验收会议,介绍验收流程,并检查地勘报告与设计图纸是否相符。
建设工程暂估价询价需要几方参与呢?
建设工程暂估价询价需要两方及以上参与。第一条是为了规范学校建设工程中暂估价材料、工程设备的管理,有效控制工程造价,保证工程质量,依据《东北林业大学基建管理办法》《东北林业大学修缮管理办法》等规定,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明确认质认价工作要遵循公平公正、质优价廉的原则。
招标暂估价通常是由甲方来组织询价的。暂估价大多是招标阶段暂时难以定价的材料、分项工程或者因图纸不详需要二次深化的工作内容,一般会有咨询公司给出初步价格,然后由甲方成本进行确认;要是没有咨询公司参与,甲方成本可以直接进行定价,所以招标暂估价是由甲方组织询价的。
在招标控制价评审中,对于暂估价有着相关规定:招标人在工程量清单中提供的用于支付必然发生但暂时不能确定的材料单价以及业工程的金额,是招标人在工程量清单中暂定并包含在合同价款中的一笔款项。
建设方会组织财政、审计等部门进行询价,或者寻找相同工程作为参考价格,所得到的价格可作为结算依据,一般这个价格是不超过控制价的暂估价。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律师投稿,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于本网联系,我们将予以及时更正或删除。